通常來說,電子銀行因為涉及資金財產的管理,所以安全等級都比一般的網站要高,電子銀行會通過多種方式,對用戶從登錄到使用電子銀行的整個過程進行安全防護,因此安全性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那么電子銀行是如何保證用戶財產安全的呢?
首先要使用電子銀行服務。通常商業銀行都會要求客戶在銀行的人工服務柜臺開通相應的電子銀行服務,開通的過程中會驗證用戶的身份,并交給用戶一種在網上鑒別用戶身份的憑證。這個憑證可以是預留的賬號和密碼,可以是一張未刮開過的組合口令卡,也可以是一種電子證書,這個證書可以由用戶憑密碼在電子銀行網站上下載到瀏覽器中,也可以內置到一個像U 盤一樣的小存儲設備中,也就是通常說的U 盾。這些憑證都是在使用電子銀行的過程中用來輔助驗證用戶的身份的,確保使用電子銀行相關賬戶的人是有正確權限的人。
在驗證用戶是合法用戶后,電子銀行的頁面在我們的計算機與銀行的服務器之間傳輸信息時通常是以HTTP(超文本傳送協議)進行傳輸的。HTTP 會對電子銀行所使用的數據進行加密處理,所以即使有駭客在網絡上截取到了我們使用電子銀行過程中的數據,他也無法理解這些數據的內容,當然就不會對我們電子銀行內的財產安全造成威脅。
但即便是有這么多的安全保障,如果自身不注意保管賬戶、密碼或使用操作不當,有時也會導致電子銀行中的財產被他人竊取。假如使用電子銀行的計算機沒有做好病毒和木馬軟件的防護,那么我們輸入的賬號和密碼就有可能被黑客通過木馬程序獲取到。
因此要做到保障電子銀行內的財產安全,除了商業銀行要積極使用各種技術手段做好安全防護外,我們也要養成一些好習慣,比如要注意安裝殺毒軟件和防火墻,并及時更新病毒庫和木馬特征庫等。電子銀行的密碼設定一定不能太簡單,不能輕易被他人猜到,不要使用身份證號、電話號碼、生日、門牌號等作為密碼。另外,如果有可能應定期更換電子銀行的密碼,因為無論怎樣復雜的密碼,如果我們使用了很長時間,就不能保證密碼一定不會被他人獲取到。
對于電子商務交易和使用電子銀行業務等有較高安全要求的業務時,應盡量在比較安全的環境中使用,如在家中的計算機上操作,不在網吧、辦公室等公共計算機上使用電子銀行。不要輕易點擊郵件里或即時通信軟件里不熟悉的人發來的網站鏈接,因為這些鏈接可能導向的是一些駭客專門模仿真正電子商務網站而設立的釣魚網站,用來套取我們的網站安全信息、銀行賬號信息等。
此外,如果電子銀行是以電子證書的方式驗證用戶身份的,那么就要注意不要圖方便而將電子證書復制到多臺計算機上,因為自己方便的同時也給黑客竊取信息帶來了方便。把電子銀行的賬戶與手機綁定,以便能夠隨時監控賬戶變化,這也是不錯的保護方式。